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

2024-5-17 15:11| 查看: 402| 评论: 0|来自: 厦门网-厦门日报

摘要: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浩)20年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导线于2年前穿出何大爷的右侧锁骨下方,问题一直没法解决。2个月前,这根起搏器导线经过的三尖瓣因感染诱发何大爷出现发热、气促等症状。近日 ...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浩)20年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导线于2年前穿出何大爷的右侧锁骨下方,问题一直没法解决。2个月前,这根起搏器导线经过的三尖瓣因感染诱发何大爷出现发热、气促等症状。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何大爷取出3根起搏器导线后,又运用心脏穿刺法,重新置入起搏器导线,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了再次感染的风险。

  20年前,何大爷因为心律问题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这期间,因为导线脱落及起搏器电池电量耗尽等原因,何大爷体内多了3根起搏器导线,其中2根不能使用且无法取出。2年前,何大爷发现右侧锁骨下方的起搏器导线竟然露出体外,到当地医院就诊后问题并没有解决,右侧锁骨下方和脖子还接连出现红肿和疼痛;2个月前,何大爷出现发热、气促等不适症状,身体也逐渐消瘦,1.65米的身高体重只剩48公斤。

  苦不堪言的何大爷到医院就诊,病因很快明确:起搏器导线经过的三尖瓣出现感染,接诊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考虑到何大爷已77岁高龄,家属选择了保守的抗感染治疗,但效果甚微,发热症状并没有缓解。

  家属不忍老人这般痛苦,将其转至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继续治疗。在郑雅莉副主任医师的治疗下,何大爷的发热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但困扰他的三尖瓣赘生物始终存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会诊后,刘宗泓主任医师分析病情说,弃用的起搏器导线露出后引起的感染沿起搏器导线入侵三尖瓣,导致菌团繁殖形成赘生物并反复发热。3根起搏器导线导致三尖瓣正常关闭受阻,引起三尖瓣中重度反流,令患者胸闷气促。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外科干预去除三尖瓣赘生物及3根起搏器导线,同时经心脏穿刺重新置入起搏器。家属认为何大爷的症状已经改善,犹豫后决定不手术。结果,出院1个月后何大爷再次出现发热、气促的症状。这次,何大爷与家属商量后决定手术,主动找到了刘宗泓。

  针对何大爷高龄、体形消瘦、肺部功能差、起搏器电池最多使用3个月等复杂病情,心脏大血管外科与营养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麻醉手术科等学科共同讨论后确定了手术方案。术中探查见三尖瓣受细菌侵袭严重,刘宗泓决定尝试行三尖瓣成形术。手术团队先取出3根起搏器导线,接着完成三尖瓣成形,术中彩超评估三尖瓣成形效果满意。最后重新经房壁穿刺置入起搏器导线,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了再次感染的风险。

  术后当晚,何大爷便脱离呼吸机及辅助呼吸。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何大爷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刘宗泓介绍,起搏器置入是目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起搏器电池使用年限问题,许多患者体内置入多根起搏器导线,而起搏器导线在心血管内带来的血栓及感染等危害极大,起搏器导线的处理仍是难点。何大爷的顺利康复,为同样备受起搏器导线问题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选择。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声明:厦门大鹭网(以下简称“大鹭网”)所发布的内容如果没有声明原创,则表示其为转载内容,大鹭网转载的所有内容只为增加传播途径之用,不作任何商业行为。如若发现大鹭网的任何内容对您造成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未联系我们,则表示作者默许大鹭网转载其内容。大鹭网联系QQ:340198037 站点统计:
闽ICP备202402852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