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厦门海警局,对重要通航海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执法人员登船检查。 执法人员在执法船上召开工作部署会。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汤海波 通讯员 叶琪琳 饶祖誉 张智毅 图/厦门日报记者 汤海波)厦门是国际知名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海上旅游客运蓬勃发展。近年来,以游艇为代表的新兴海上休闲旅游业态已具备一定规模,相关船舶总量达到四五百艘。 近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强化履职,积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海上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维护港口生产营运平稳有序。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朱建顺表示:“这项工作既是为了规范我市游艇经营秩序,为涉海旅游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也是为了厦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加强执法 确保港口安全运营 14日下午,一支由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厦门海警局联合组成的海上执法编队,从五缘湾游艇港出发,沿五缘湾、香山等重要通航海域开展海上休闲旅游巡航执法行动。 “前方船只,我们正在执行巡航执法任务,请立即停船接受检查。”执法船出发大约10分钟后,执法人员的声音在广播中响起。 顺着船头左前方望去,一艘满载乘客的游艇正在调头,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不过,执法人员还是对其进行了“精准锁定”。“该船的出海报备手续不完善。”执法人员指着手持设备“解密”道,“这里能即时查询到船舶的所有情况”。 也就是说,这艘游艇本不该出现在这片海域。执法人员随即登船出示执法证进行检查,确认船舶营运资质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移交给相关单位做进一步处罚。 执法人员说,处罚不是执法目的,而是要让违法违规人员认识到类似行为一旦造成事故,对港口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秩序的稳定,引发其他船只效仿,使海上休闲旅游管理陷入混乱,增加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安全是底线,禁区不能越。执法人员还围绕企业经营性资质备案情况、在航船舶出海报备情况、出海航行证件、驾驶员适任资格证书等多项内容开展检查,并对船舶驾驶员和乘客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压实责任 联合监管形成合力 海上运输有自己的特点,执法工作也须与之相适应。 “海上执法、监管一方面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依托涉海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在执法行动中,支队会同相关涉海部门,按照‘海上执法一把抓,问题处理再分家’的原则,形成‘1+1>2’的执法合力。”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林岳表示,厦门正全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做好“海的文章”特别重要,这需要各方凝心聚力、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才能做到守土有责。 当天行动之前,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厦门海警局在执法船上召开了工作部署会,执法人员对执法检查工作和常态化监管方案进行了讨论交流。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与海事、海警、海洋等涉海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海上执法效能。”林岳说,针对新兴“海上游”项目发展快的特点,支队会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非法营运等现象,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普法前置,查防并举,也是相关工作开展的重点。据悉,厦门港航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入经营主体一线,积极向经营者宣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通过加强源头治理,进一步提升经营者安全守法的意识。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 |